贵州省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及投融资的重要平台,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矿产资源探、采、选、冶及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企业文化  .Culture

西能集团“祝福祖国,奋进西能”征文作品选登——激情在大龙燃烧

2019-09-10

激情在大龙燃烧

                                                集团总部 王成相

 

在苦涩的读书年代,老师总是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转眼大学毕业,才知道光阴的珍贵。参加工作后总是勉励自己,要把青春奉献给心爱的地质事业!转眼到了2012年,加入到西南能矿大家庭后,才发现一颗年轻的心守不住青春,青春已经消失在野外找矿的崇山峻岭。而今已过天命之年,只能感叹岁月的无情,我们终将变老,终将离去。历史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人生多如此,过好真实的自己,感恩遇到的所有人。回忆总是美好的,无论平凡与伟大,无论贫穷或富有,总忘不了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3年4月2日,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我率领地矿股份15名员工奔赴“煤电锰一体化项目”主战场—大龙,为了打好这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求所有员工移交办公室和资料,有去无回,断绝退路。我很欣慰,大家没有怨言,服从指挥,斗志昂扬。当时主持工作的副总经理钟超为我们送行时,我默默无语地与他握手告别,我知道这一去意味着什么?将军的红色领章是无数英雄儿女的鲜血染成,成功的花环是几代人艰苦奋斗才能摘下,等待我的将是一个又一个难关和险滩,我已经作好牺牲一切乃至生命的准备。

作出这样的悲壮决定,放弃了多陪家人和孩子的温馨,放弃了在贵阳宽敞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常言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为什么?家人不理解,朋友也相劝,我只好讲这是组织上的安排,这是集团公司的命令。其实我内心很清楚,我完全可以坐在贵阳总部指挥,也可以到基层调研指挥。但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不允许我这样,李在文董事长期盼的目光不允许我这样,责任和目光化作星星之火,点燃了我累积多年的激情。俯瞰贵阳通往大龙的高速公路,疾驰的车辆像奔跑在一根长长的导火线上,身后是燃烧的浓烟紧紧跟随,前方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靠前指挥,集聚大龙”不断在我耳边回响,我知道从此激情将在黔东大龙这片土地上爆发、燃烧,陪伴我的将是婉转流淌的㵲阳河水。我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禁想起唐代刘禹锡的诗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抵达大龙已是夜幕降临,李家一、肖旭东已经为我们准备好晚餐,吃过饭后,我向肖旭东交待了第二天的工作,住进简陋的酒店后,一想到工作,思绪联翩,久久难眠。第二天,与大龙开发区、湖南科源集团迅速成立项目公司筹备组,下设办公室、财务部、规划部等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分工、工作责任。之后,开发区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开发区副主任滕明勇任指挥长,发改、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为成员,为项目建设提供热情服务。

2013年6月8日,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规范化管理。首要任务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按照规划涉及8个子项目的建设,其中论证难度大的是电厂建设和铁路专用线建设,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在工作中我发现最大的困难是团队问题,这支团队来自四面八方,工作背景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企业背景不一样。临时拼凑在一起,相互不了解,集中表现为:履职不到位,能力不匹配,文化不认同。因此,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紧抓不懈。

2014年1月1日,建强锰业公司正式接管大龙锰业的生产经营,由于没有后备人才可选,很多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仍然使用原有大龙锰业人员,导致长期存在的管理粗放得不到改善,成本居高不降。尽管采取一系列措施,仍没有扭转亏损局面,最后通过调研思考,得出结论:必须改变工艺,加快科技攻关,使用氧化锰矿石才能改变亏损现状。为此,在焙烧还原工艺科研上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一年多的攻关,焙烧还原中试取得成功,工艺通过了专家评审。2015年6月,在召开的员工大会上,下达了停产进行焙烧还原生产系统的建设,不达目的不得恢复生产的命令。

在大龙工作期间,常常三过家门而不入,有时下了飞机直接赶回大龙;有时早上从大龙来贵阳开会又连夜赶回大龙,驾驶员杨超看到我睡着了,不忍心叫醒我,直到我醒后才回宿舍休息。魂牵梦绕着项目胜过对孩子的关心,常常在睡梦中大声说话,惊醒的一瞬间,安排部署工作的声音还在房间回荡。从来没有想到周末回一次家,把脚步留在工地厂房里。在激情的背后,也有不少的辛酸和迷茫,也有不少的委屈和泪水,怎样解决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没有人指点和安慰,路在何方啊!冷嘲热讽和流言蜚语让我倍加孤独和伤感。常常凝望窗外的雾雨蒙蒙,人生何不若飞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截至2015年底,项目论证工作全部结束,所有报批文件已经通过,新的核心技术团队正在酝酿组建,马上转入项目的招投标程序,焙烧还原生产系统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突然传来调离消息,等待我的又是新的重要岗位。我虽然没有作出什么贡献,但能矿锰业人不畏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为项目的规划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6年1月,组织上的关心照顾,我回到集团公司总部工作。在离开的那天,将宿舍打扫干净,给了房东老太太200元,告诉她们我回贵阳工作了,感谢她们的照顾,老太太感到很惊讶,拉住我的手语无伦次,在喇叭声中挥手告别。我叫驾驶员开车去工厂、工地绕一圈,所到之处,满目荒凉,一片安宁,不知为何,那天大龙街道上是如此的宁静!回想出发时雄心勃勃的决心和勇气,泪如雨下。项目就像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依依哇哇,营养不足跌跌撞撞,寒风刺骨衣衫单薄,我爱她超过我的孩子,无数个周末节假日我用温暖的心陪伴着她成长,当我这次要真正离开她的时候,看着她无助的目光和成长道路上的艰难,我心如刀绞,剧痛难忍。

大龙三年,是我激情燃烧的三年,是我精力旺盛的三年,是我敢于担当的三年,是我难以忘怀的三年。与大龙共存亡的决心已成为过去,与干部员工同甘共苦已成为回忆,与家人聚少离多已变成“对不起”。当今天蓦然回首,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一栋栋崭新的厂房在青山绿水间辉映,一台台崭新的机器在演奏着和谐的交响曲,一袋袋产品在运往大江南北,一张张年轻的笑容在放飞着青春梦想。我仿佛看到曾经在一起工作过姚文德、谭中坚、罗坤远、张琳等一个个忙碌的影子融入到现代化的工厂里......如今激情在岁月的长河中远去,可我的心依然是曾经的那一片荒凉、宁静!

即将搁笔之际,感慨颇多......我的激情岁月是平凡中的平凡,只是我回忆中的一段精彩。不能与无数的烈士、英雄、劳模等相比,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建设和强大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出了卓越的功勋,载入历史的史册。在即将迎来伟大祖国70周年的生日之际,我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礼!同时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在西南能矿的艰苦创业中,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书写可歌可泣的篇章,我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祝福西南能矿的明天更加美好!

在我人生的风风雨雨旅途中,得到父母、老师、家人、领导、同事和朋友的厚爱、理解和支持;得到各级组织的关心、锻炼和培养。在此表示永生不忘、衷心感谢!